再制造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
再制造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涉及多个方面,包括质量管理体系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。
再制造企业应建立并维持一个符合GB/T 1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。此外,还应通过相应的认证来确保其管理体系的有效性。
再制造企业需要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,并通过GB/T 45001认证。这有助于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。
企业还需建立环境管理体系,并通过ISO 14001或GB/T 24001认证。这有助于减少再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,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。
具体认证要求
-
01
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:根据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管理体系要求》(T/CAAMTB 19),开展工作
-
02
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:企业应通过GB/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/T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
再制造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主要包括
再制造产品的定义与范围:再制造产品是指通过适用的再制造技术、工艺对废旧工业品进行修复改造后,其性能和质量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的产品。这类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通用机械设备、专用机械设备、办公设备、交通运输设备及其零部件等。
企业规范条件:从事再制造的企业需要具备拆解、清洗、制造、装配、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装备和能力;具有检测鉴定旧汽车零部件性能指标的技术手段和能力;建立并执行产品再制造的相关技术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;向社会进行公开承诺,包括产品质量性能、售后质保、标识使用等;开展再制造的产品类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。
认证流程:企业首先需要了解再制造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和要求,然后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并提交申请材料。认证机构将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审核,确保其实际运行与标准要求相符。通过审核后,企业将获得再制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,这证明了企业的再制造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。
国家支持措施: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,如《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》等,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支持。